每年冬天,都是全国各地雾霾的高发季。导致雾霾的因素有很多,如废气排放、施工扬尘、渣土运输等等,但被提及最多,也是雾霾主要成因之一的就是全国范围的秸秆焚烧。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仍沿用传统的粗放农业生产模式:秸秆就地焚烧,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不能做到适时调整农产品的种类和土地轮换种植,导致土地退化和无法有效恢复,甚至形成严重板结和毒化的废地。尤其是在东北、河南、山东等产粮大省,土地退化和毒化的问题更为明显和突出。
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显示了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数字:污染超标点位的耕地占19.4%,在18亿亩耕地中达到3.49亿亩。
改善农业发展模式,重要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良和革新。核心有二:秸秆等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与土地保护。我国是农业大国,仅主要的农作物秸秆就有近 20 种,而且产量巨大。2015 年全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总量约 10亿多吨, 可收集资源量约为 9亿吨。可每年能够高效综合利用的秸秆量还不足1/10, 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严重的环境问题。
习近平主席提出:“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要树立‘大农业’思想,转变种植观念,提高农业技术,建立合理的、平衡发展的经济结构,实行农业生态平衡、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相统一和建立良性循环生产结构的战略措施。”
传统秸秆还田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浅层掩埋,导致秸秆中大量的作物病毒、 虫卵、土传病害等没有经过灭杀处理,从而成为农田的潜在危害,使下一季的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更大, 形成严重的农残问题和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安全。
生物质资源化循环途径创新,是目前国内绿色农业领先企业正在探索实践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之一。由恒辉集团开创的秸秆综合利用炭、 气、 油、 液、 肥联产模式,能够实现“吃干榨净”, 秸秆物质全循环, 被誉为“ 一场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的革命” 。其通过热裂解技术,实现能源、养分和有机炭的循环利用,并做到了绿色能源可燃气、木醋液及挥发质、可作为生物质材料的固体炭质的三相分离。

通过原料化处理技术、分类热解炭化技术、分质提取利用技术、多联产循环技术的应用,恒辉集团实现了生物质炭分型与分类利用。做到了将生物质炭进行食品级、饲料级、肥料级和基材级的逐级细分,最终完成收集集中化、就地原料化和分布式网络化的革命性创新。

通过恒辉秸秆炭化系列产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可以减少 30%--50%农药化肥的使用, 使大量问题农田变为沃土良田, 农产品品质明显提高、产量增加。此外,恒辉集团还研发出秸秆饲料、 炭基饲料、 炭基饲料添加剂等,可以大量节约粮食,在养殖环节减少 45%--75%抗生素的使用, 使养殖品种更加健壮, 产品品质和出产率明显提高。
据了解,恒辉集团已经落实投资办厂( 公司)30多家。全部投产后初期年处理秸秆30万吨以上, 生产生物炭、木醋液系列产品 50 万吨左右,影响解决40万亩左右农业生态种植,35万(只)规模生态养殖。据农业专家估计,如果全国采用恒辉模式推广布局,按照年处理秸秆 3 亿吨计算,把废弃秸秆转化为农民的财富, 每年为农民增加秸秆直接收入 1000 亿元以上,创造的绿色生态农业增加值 5000 亿元以上。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起点低、底子薄,加上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农业人口比例,注定了我国的农业改革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长的时间。可喜的是,已经有像恒辉集团这样的敢于尝试和实践的创新型企业为我国的绿色农业注入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2016年12月6日,经中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研究院推荐,恒辉集团的核心团队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专题汇报,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分析,已将恒辉“秸秆的综合利用”纳入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宏观研究范畴。
